你才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一個真實故事: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老夫婦走進一間旅館的大廳,想要住宿一晚。
無奈飯店的夜班服務生說:「十分抱歉,今天的房間已經被早上來開會的團體訂滿了。若是在平常,我會送二位到沒有空房的情況下,用來支援的旅館,可是我無法想像你們要再一次的置身於風雨中,你們何不待在我的房間呢?它雖然不是豪華的套房,但是還是蠻乾淨的,因為我必需值班,我可以待在辦公室休息。」
這位年輕人很誠懇的提出這個建議。
老夫婦大方的接受了他的建議,並對造成服務生的不便致歉。
隔天雨過天青,老先生要前去結帳時,櫃台仍是昨晚的這位服務生,這位服務生依然親切的表示:「昨天您住的房間並不是飯店的客房,所以我們不會收您的錢,也希望您與夫人昨晚睡得安穩!」
老先生點頭稱讚:「你是每個旅館老闆夢寐以求的員工,或許改天我可以幫你蓋棟旅館。」
幾年後,他收到一位先生寄來的掛號信,信中說了那個風雨夜晚所發生的事,另外還附一張邀請函和一張紐約的來回機票,邀請他到紐約一遊。
在抵達曼哈頓幾天後,服務生在第5街及34街的路口遇到了這位當年的旅客,這個路口正矗立著一棟華麗的新大樓,老先生說:「這是我為你蓋的旅館,希望你來為我經營,記得嗎?」
這位服務生驚奇莫名,說話突然變得結結巴巴:「你是不是有什麼條件?你為什麼選擇我呢?你到底是誰?」
「我叫做威廉.阿斯特(William Waldorf Astor),我沒有任何條件,我說過,你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員工。」
這旅館就是紐約最知名的Waldorf華爾道夫飯店,這家飯店在1931年啟用,是紐約極致尊榮的地位象徵,也是各國的高層政要造訪紐約下榻的首選。
當時接下這份工作的服務生就是喬治‧波特(George Boldt),一位奠定華爾道夫世紀地位的推手。
是什麼樣的態度讓這位服務生改變了他生涯的命運?毋庸置疑的是他遇到了「貴人」,可是如果當天晚上是另外一位服務生當班,會有一樣的結果嗎?

人生充滿著許許多多的因緣,

每一個因緣都可能將自己推向另一個高峰,

不要輕忽任何一個人,

也不要疏忽任何一個可以助人的機會,

學習對每一個人都熱情以待,

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

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

我相信,

我們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花絮報導:華爾道夫飯店趣聞


在華爾道夫飯店的牆上,人們可以看到這麼一幅標語:「困難的,立刻辦到。不可能的,多花幾分鐘就可以辦到。」這是華爾道夫飯店為客人提供優質服務的座右銘 。

當世界級首腦下榻華爾道夫飯店時,他們會不會有奇怪的要求?答案是肯定的。有的國家元首半夜起床要吃土豆條,有的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華爾道夫飯店在服務各國首腦的要求時,總是力求最快最好,從不有絲毫怠慢。

  一次,有位阿拉伯王子下榻華爾道夫飯店後,他通知酒店說:“把我的房間和經過的走道都鋪上波斯地毯。”通知一到,酒店上下馬上找遍紐約城的地毯商,結果一無所獲。飯店外事經理蔣女士後來急中生智,她對阿拉伯王子說:“王子,我們已經盡了全力,但今天沒有滿足你的要求,不過明天一早你醒來後就可以看到你最喜歡的波斯地毯了。在此之前,你什麼時候想出門,你就打電話通知我,我躺在地上讓你踩著過去。”這一席幽默話逗得王子哈哈大笑道:“沒有地毯我一樣可以走路。”

Monster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故事:員工價值
到公司工作快三年了,比我後來的同事陸續得到了升職的機會,我卻原地不動,心裡頗不是滋味。終於有一天,冒著被解聘的危險,我找到老闆理論。
“老闆、我有過遲到、早退或亂章違紀的現象嗎?”我問。
老闆乾脆地回答“沒有”
那是公司對我有偏見嗎? ”老闆先是一怔,繼而說“當然沒有。 ”
為什麼比我資歷淺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而我卻一直在微不足道的崗位上? ”
老闆一時語塞,然後笑笑說:“你的事咱們等會再說,我手頭上有個急事,要不你先幫我處理一下?”
一家客戶準備到公司來考察產品狀況,老闆叫我聯繫他們,問問何時過來。
“這真是個重要的任務。”臨出門前,我不忘調侃一句。
一刻鐘後、我回到老闆辦公室。
“聯繫到了嗎?”老闆問。
“聯繫到了、他們說可能下週過來。”
“具體是下週幾?”老闆問。
“這個我沒細問。”
“他們一行多少人。”
“啊!您沒問我這個啊!”
“那他們是坐火車還是飛機?”
“這個您也沒叫我問呀!”
老闆不再說什麼了,他打電話叫朱政過來。
朱政比我晚到公司一年,現在已是一個部門的負責人了,他接到了與我剛才相同的任務。
一會兒工功夫,朱政回來了。
“哦,是這樣的一一”
朱政答道:“他們是乘下週五下午3點的飛機,大約晚上6點鐘到,他們一行5人,由採購部王經理帶隊,我跟他們說了,我公司會派人到機場迎接。另外,他們計劃考察兩天時間,具體行程到了以後雙方再商榷。為了方便工作,我建議把他們安置在附近的國際酒店,如果您同意,房間明天我就提前預訂。還有,下週天氣預報有雨,我會隨時和他們保持聯繫,一旦情況有變,我將隨時向您匯報。”
朱政出去後,老闆拍了我一下說:“現在我們來談談你提的問題。”
“不用了,我已經知道原因,打攪您了。"
我突然明白,沒有誰生來就擔當大任,都是從簡單、平凡的小事做起,今天你為自己貼上什麼樣的標籤,或許就決定了明天你是否會被委以重任。
能力的差距直接影響到辦事的效率,任何一個公司都迫切需要那些工作積極主動負責的員工。
優秀的員工往往不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安排工作,而是主動去了解自己應該做什麼,然後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Monster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0歲以後才明白......
◎四十以後才明白:好朋友是應該相互欣賞,而不是相互利用。
好朋友只能在同一階層中產生,而窮人和富人、百姓與達官、草根與明星、領袖與學者則永遠也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因為不在同一階層,便永遠也不會有對方對本階層的深刻體會與感悟。

◎四十以後才明白:飯應該一口一口的吃,事應該一點一點的做。
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就不應該疲於奔命。中年,應該活得從容。

◎四十以後才明白: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重性的,有時候甚至沒有對錯。
你以為錯的,在別人看來或許是對的;而你竭盡全力為之奮鬥的,卻很有可能正是別人想擺脫和拋棄的。

◎四十以後才明白:生活品質的優劣,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珍饈美味,觥籌交錯間如果掩飾的是爾虞我詐,則遠不如「三五知己坐,淡茶話家常」來得可心。如果高官厚褥卻窮於心智,惶於任途,就遠不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活的逍遙。

◎四十以後才明白:我們的伴侶看似平淡無奇,有些時候甚至難以忍受,其實歲月的年輪早已將彼此交融在一起了。即使惡習俗性,也已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撕毀這不堪的婚姻,就會發現每撕一片都會連著自己的皮肉和筋骨。

◎四十以後才明白:我們對孩子溺愛就像高脂高糖一樣危害著他們的健康。
我們害怕他們走彎路、我們擔心他們吃苦頭、我們憂慮他們經風雨,我們全家人為他們搭起了大棚,然後呆呆地望著他們柔弱的發育。

◎四十以後才明白:對待父母再不可做薄養厚葬的傻事了。
他們那一輩子受的磨礪太多了,善待他們就是善待我們的良心。說起善待父母都很心疼錢的,但要動動腦筋事情就會圓滿的完成;比如,可以去酒店訂一份極品燕窩湯,端回家告訴父母說是在小攤上買的2元一碗的銀耳湯,然後看著他們幸福的享用,其實大多的時間父母根本就不需要你的榮華,每週問他們一個年輕時候的故事,然後聽著他們講完就很知足了。

◎四十以後才明白:職位不過一個杯子,修養和品性才是杯中的尤物。
夜光杯中盛的未必就是葡萄美酒,也可能是一杯濁水;粗瓷盞裏不見得就是白開水,很可能是泡的一盞極品龍井。個中的品質全在自己的後天造化!衰老不是從中年開始,而是從對生活的厭倦開始的......


Monster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不只知識而已


你認為「喜歡學生」是老師的義務之一嗎?
很多人認為老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傳授知識」,老師在台上教書,學生在台下被動學習,「師生關係」就是這麼簡單!

而曾有人說過:「老師的職責不是喜歡學生。」的確,乍聽之下「喜歡學生」似乎不是身為師長的第一要務,但是教育家Rita Pierson提到了一點:
「孩子不會跟他們討厭的人學習!」

試想看看,若是學生不喜歡你,不願意跟你學習,那麼你是否連「傳授知識」這個首要任務都無法達成了呢?



別小看了師生之間的「關係」

「教育改革」從古至今一直不斷地進行,同時它也是一個廣受關注的議題,在這些教改當中,有些得到了它應有的成效,但有些卻只淪為教條。這些年以來,我們嘗試著去了解學生們在學習旅程中半途而廢的原因,那些理由不外乎是貧窮、翹課、同儕間的負面影響…等等,但在這些眾所皆知的問題背後,大家都忘了將「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也納入考量,而這個存在於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很可能就是影響學習的主因之一。

那麼「人際關係」要如何衡量呢?Rita Pierson在演講中指出,我們的教育應該以更有「關係」的模式進行。

上述曾提到:「你無法傳授知識給不喜歡你的孩子。」雖然這用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了人際關係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但是,難不成一個老師要喜歡所有的學生嗎?事實上,我們不可能喜歡每一個人,但是身為一個教育者,我們有義務要讓學習情況變得更好!

做個會道歉的老師

那到底該如何建立起與學生的良好關係呢?這個任務看似艱難,甚至有人認為這需要仰賴身為老師的本事,但Stephen Covey曾說:「試著投入幾件簡單的小事,像是先去理解他人,而不是要別人理解你!」又例如道歉,你有想過嗎?一個老師跟學生道歉!而這正發生在Rita Pierson身上。

Rita Pierson曾經教過一堂「比值」的課程,但是她的數學不是非常好,雖然她很努力的想讓學生理解,但是下課後當她翻開教學手冊時她才發現自己全都教錯了!讓我們想想某些台灣教育體制下的老師會怎麼做?又或是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做?Rita Pierson在隔天上回到課堂時和同學道歉,她說:「各位同學,我把整堂課教錯了,我很抱歉!」而大家給她的反應則是:「沒關係,Pierson老師,因為妳教得很認真投入,所以我們原諒你!」

孰能無過?就算是老師也一樣,當犯錯的時候不要因為拉不下臉而拒絕承認,因為學生們不是笨蛋,就像道歉一樣,用自己面對大眾的角度去面對學生,而這些生活中的小事便能成為讓師生關係更進一步的橋梁。

讓孩子擁有不自大的自信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有所不同,有人會念書,有人適合在其他領域發展,那麼若是你剛好帶到了一群程度非常差的學生,你會怎麼在有限的時間之內讓們擁有這個年紀應有的知識水準呢?

自己程度不好學生當然知道,所以身為老師最困難的則是「同時提昇學生的學業和自信」!如果你身為他們的其中之一,你會希望從老師口中聽到哪一句話呢?

-「你們要好好讀書,謹言慎行,雖然現在還落在別人後面,但是總有一天會追趕上的!」

-「我是最棒的老師而你們是最棒的學生,所以你們被挑選到我的班上是因為學校把我們放在一起好成為每個人的典範!」

結果都是加一分,你喜歡從59變60還是99變100?雖然這兩句話的出發點都是希望能讓學生進步,但是誰不喜歡讚美呢?學生會因為讚美而有自信,進而讓自己相信我能做得更好!
Rita Pierson就曾用第二句話來告訴一班程度很糟的學生,並說:「我們要成為其他班級的榜樣,所以當我們穿越走廊時大家會注意我們,所以我們不行喧鬧,只顧昂首闊步!」

某些事情當你反覆說久了,它就會變成真的!

身為一個教育及知識傳授者,其實有義務去創造一個與學生之間的緊密聯繫,雖然老師不可能喜歡每一個學生,而且某些最難纏的學生也絕對不會消失,但是Rita Pierson指出:教育和學習應該要帶來快樂!我們在其中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並堅持要求他們盡全力做到最好!

「教育」難嗎?當然!但是我們不該放棄,因為不論你是不是老師,身為一個教育者,你天生就該改變世界!

Monster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教養鐵規則,教出自律好孩子】
鐵規則1: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
鐵規則2:孩子有十個缺點,父母要為其中五個負責。
鐵規則3:教養孩子,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鐵規則4:告訴孩子:跌倒了,自己站起來。
鐵規則5: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的種子。
鐵規則6:學習如何爭辯,是成長的第一步。
鐵規則7:學習「愛與被愛」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鐵規則8:讓孩子在"碰撞"中成長,而不是在"呵護"中長大。
鐵規則9:不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
鐵規則10:教育孩子~社會沒有絕對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Monster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