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並不把「學著快樂、健康」擺優先, 而是把這些事情從學習裡拿掉.
快樂, 是需要去學習、去練習的.
學習快樂 與 下述 8件事情有關 (Roger Walsh: 治療型生活模式變動 therapeutic lifestvle changes. TLC)
運動 Exercise
吃的營養 Eiet & Nutrition
接觸自然 Time in Nature
真誠付出 Contribution & Service
人際關係 Relationships
娛樂 Recreation
壓力管理 Relaxation & Stress MGT
心靈修煉 Religious & Spiritual
大部分的教育都在教人找到工作, 不是找尋人生
Ken Robinson: 創意和學問一樣重要, 應該要給予兩者同等的關注
Hacker: 創新者, 是那些勇於挑戰既有體制改變系統, 讓世界更進步的玩家.
決定一個人是否為 hacker 的關鍵在於思維, hacker 其實是一種思考模式(mindset)
不限於科技產業, 世界上所有事務都需要 hacker, 包刮滑雪, 還有教育系統.
用 Hacker 思維改變世界.
Hackschoolina 除錯學習: 健康、快樂、創意、hacker 思維, 這些建構了我的教育系統
我不特別使用一套教材或是課程, 我也不死守一種學習方法, 我 hack 自己的教育系統
利用生活上的經驗, 隨時準備好去 hack 所有接觸到的東西, 不斷去尋找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
有彈性、迅速反應, 永遠以 快樂、健康、創意為優先.
我領悟到,一旦你找到學習的動力,短時間內能完成的事情多到自己都­會吃驚。
我的答案永遠會是: 我想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Monster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陽花創造了他們共同的世代記憶

新頭殼newtalk2014.04.08 文/林朝億

佔領國會議場21天的太陽花學運,昨(7)晚宣布將在10日晚間6時退場。不必懷疑,一個星期後,立法院的大人們就會把他們的承諾,用各種奇奇怪怪的理由打折以對;各大報也應不會再把昂貴的版面讓給他們;被罵到爆的「新聞龍捲風」還是會繼續找尋下一個新獵物;至於總統馬英九,當然還是會想盡辦法讓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6月底前能完成審議。

但這些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這群平均年齡25歲上下的學生,用他們的想像與堅持創造了屬於他們世代的共同記憶。一週前,4位台大政治系的同學被問起,如果0分代表草莓、10分代表絕對不是草莓,「學運前」、「學運後」,他們給自己世代的評分是多少?其中,「學運前」,3個給4分,1個給4-6分;「學運後」,他們平均給自己世代多個1-2分。經過了學運,他們改變了自己看自己的方式,大人們也刮目相看。

以324凌晨驅離為例,學生們也許犯下了佔領行政院的冒進錯誤;但驅離時,1、2千名年青人躺下來,手挽著手,對抗從無經歷過的國家武力;多少人幾乎沒有跟人有肢體衝突過,也沒有受過非武力抗爭訓練,眼裡雖然藏不了驚恐,但卻顯露更多的決心面對巨人。當警察推撞時,有人制式性地高喊「警察打人」、「警察打人」,意圖升高對抗局勢;但卻有更多躺下的年輕人高喊「不要亂喊」、「不要亂喊」。

這裡有多少學生,在家裡都被看成「媽寶」一樣的寵待;但來到了他們的舞台、場域,捲起袖子,戴上手套,自動地投入資源回收、垃圾清理、載運物資或當起糾察志工。有的回收物堆積過程,幾近「強迫症」;但這不是真的「強迫症」,因為他們強迫自己,多貢獻一分心力給這個運動,多做一分,運動就多進展一分。過程中,他們也曾把抗議貼紙,貼滿敵意的中天、TVBS轉播車上,但議場內外學生呼籲下,他們主動撤掉抗議貼紙,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一輛SNG車被貼上抗議海報。

學生們不是沒有犯錯,但犯錯後,他們主動改進,不像大人們找一大堆藉口,把對方拖下水。你從他們的言行裡,看不到大人們令人厭惡的政治語言。

這個世代成長於解嚴之後、他們是教改的解放產物。幾位領導人物雖然出身菁英學校,但卻看不到知識的傲慢,看到的反而是年輕世代平等對話的典範。這是一群比他們父執輩更優秀的世代。

過去,他們曾被強勢媒體、文化冠以草莓之名。看似無法面對壓力,一碰就爛。但21天來,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反駁這種假象,也用自己的努力,寫下了他們共同的世代記憶,以後請叫他們「太陽花世代」。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0405/cc05taiwan/


Monster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onster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onster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谷歌招聘看重哪些能力
專欄作者 托馬斯·弗里德曼2014年02月25日紐約時報

去年6月,在接受《紐約時報》的亞當·布蘭特(Adam Bryant)採訪時,谷歌(Google)公司的人力運營高級副總裁拉茲洛·博克(Laszlo Bock)——也就是負責為當今世界數一數二的成功企業招聘員工的那個人——曾提到,谷歌已經明確了一點,“GPA作為一個招聘依據是毫無用處的,考試分數是毫無用處的。……我們發現它什麼也預示不了。”他還提到“谷歌員工中沒有接受過任何大學教育的人越來越多”——在某些團隊已經高達14%。如今這麼多人在問,“我的孩子怎麼找得著工作啊?”我覺得去一趟谷歌,聽聽博克怎麼說,應該會有幫助。

別誤會,博克一開始就說了,“有好成績當然不是壞事。”谷歌的許多工作崗位需要數學、計算和編程技能,如果你的好成績真的能反映應聘領域的技能,那麼會是一項優勢。但谷歌考察的遠不止這些。

“我們有五個全公司適用的招聘屬性,”博克解釋說。“如果是技術性職位,我們會評估你的代碼能力,公司裡一半的職位是技術性的。不過,不管什麼職位,我們首先關心的都是一般認知能力,這可不是智商。它是學習能力,是隨機應變的能力,是把各種不相干的信息組合到一起的能力。我們會利用結構化行為面試來做出評估,我們對這些面試法進行驗證,確保它們能說明問題。”

他接著說,第二條“就是領導力——具體說是不同於傳統領導力的新一代領導力。傳統領導力說的是,你是像棋俱樂部理事長?你是銷售副總裁?你花了多長時間升到這個位置?這些我們不關心。我們關心的是,出現問題時,你作為一個團隊的一員,會不會在合適的時候站出來領導大家。同樣關鍵的是,你會不會讓開,停止領導,讓別人來領導?因為要在這個環境裡成為一名有效的領導者,你必須要有放棄權力的意願。

還有呢?謙虛和主人意識。他說,“要出於責任感,出於主人意識,站出來”努力解決任何問題——要出于謙虛而退讓,接受他人更出色的想法。博克解釋說,“你的最終目的是,我們大家如何在一起把問題解決了。我已經出了我的一份力,然後我就讓開。”

而博克說,也不僅僅是為他人的貢獻創造空間​​的簡單謙虛,還有“智性的謙虛不謙虛就不能學習。”這就是為什麼研究顯示,很多人從大牌商學院畢業後進入了一成不變的狀態。“成功的聰明人很少經歷失敗,所以他們沒有學會如何從失敗中學到東西,”博克說。

“他們倒是犯了一個根本上的歸因錯誤,就是說,只要遇上好事,那是因為我是天才。遇上壞事,那是因為某人是傻瓜,或者是我手裡沒資源,或者是市場變了。……我們看到的是,在我們這裡最成功的那些人,那些我們想招的人,都有一種堅定的立場。他們會玩命爭辯。他們對自己的看法持有一種狂熱的態度。可是一旦你說,'現在有一個新的事實,'他們會說,'哦,好,事情變化了​​;你是對的。'”你需要在一個人身上同時看到狂妄的自我和謙恭的自我。

在他們眼裡,最不重要的屬性是“專業技能”。博克說:“如果你找到有很高認知能力的、天生富有好奇心的、願意學習的、擁有新型領導技能的人,聘他們做人力資源或財務工作,而他們不具備內容知識,然後你把他們和那些只做一件事情、成為這件事情的世界級專家的人相比較,專家會說:'這個我經歷過一百次了;你該這麼做。'”多數時候,非專家會得出同樣的回答,博克說,“因為多數時候事情沒那麼難。”當然,他們偶爾會搞砸,但偶爾卻能得出一個全新的主意。而那將是極具價值的。

總結博克的招聘方法:在今天,才能可能表現為各種各樣的形式,可以用各種各樣非傳統的方式去培養,招聘人員一定要對每一種都有意識——不能僅限於大學的牌子。因為“你看到一些沒上過學的人,在這世上走出自己的路來,那些都是了不起的人。我們應該盡我們所能去找到那些人。”他還說,太多的大學“沒有實踐它們的承諾。你背上了一大筆債務,卻學不到對你的人生最有意義的東西。這(不過)是一段延長了的青春期。”

谷歌吸引著眾多人才,它有拋棄GPA之類傳統衡量標準的資本。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上大學,學出好成績,依然是掌握許多職場所需技能的最佳方式。但是博克說了一個對他們同樣很重要的東西:小心,你的學位並不代表你有能力做任何的工作。這個世界唯一關心的——也是會為此付錢給你的——是你用自己的所知能做些什麼,而且也不關心你是怎麼知道這些東西的。在這個時代,創新越來越成為一種群體事業,世界更在意一些軟技能——領導力、謙虛、協作能力、適應力和學習與再學習的意願。無論你在哪里工作,這些都適用。

Monster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